谁说中国化妆品界出不了欧莱雅这样的巨头!-广州天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22716&GMPC双认证企业

首页
19年专注化妆品OEM/ODM 新品·爆品/医美·冻干粉/安瓶·面膜/精油·药油/功效·护肤/ 特妆号
深度合作伙伴
美丽修行·为天玺国际官方指定产品测评平台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谁说中国化妆品界出不了欧莱雅这样的巨头!

时间:2018-07-04

近日,御家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收购同样借助线上渠道红利发展起家的知名护肤品牌阿芙精油。消息一出,行业内颇感震惊。

  御家汇登陆资本市场至今,尚未满半年时间,却一出手就瞄准了阿芙精油这样量级的品牌,着实让人有些吃惊。要知道,一年以前,IDG等资本向阿芙精油及河狸家注资了3亿元人民币。而超过3亿元规模的私募股权融资案例,中国化妆品行业迄今只出过三起(其余两起分别是丸美和上美)。

  一起收购案,牵扯出什么化妆品加工行业大势?

  御家汇收购阿芙精油一事,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但已经有投资者透过这个公告看到了乐观的未来,并半开玩笑地说,“一切顺利的话,御家汇未来就是中国的雅诗兰黛”。

  这也是投资者和行业内众多人士关注这起并购案的重要原因所在。如果御家汇这起收购成功,改变的或将是这个化妆品加工行业的思维路径。

  多年以来,中国化妆品品牌绝大多数习惯于3条发展路径:其一,做大规模后卖给国际巨头,如大宝、嗳呵、美即等;其二,独立发展,自己冲击IPO;其三,闷头做生意,低调赚钱。

  反观国际上声名显赫的国际巨头们,如宝洁、欧莱雅,却大多是靠在数十年的时间内不断并购扩大自身体量规模,才有今天的化妆品加工市场地位。

  不可否认,中国化妆品加工行业基础较弱,本土化妆品加工企业规模整体相较国际大企业仍然较小,这是当前局面的重要成因。但业内一直都放不下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中国如此巨大的一个化妆品加工市场,能否也出一个进得了世界排名的巨头?如果可能,那么期限又要多长呢?

  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我们,许多投资机构“认为现在的化妆品上市公司都是beta(测试)的公司,他们都希望找到更好的,找到中国的欧莱雅和雅诗兰黛”。

  如果要按照以往的发展路径继续下去,我们实在对上述问题没有信心。

  不少化妆品加工企业家心态是这样的:花5000万去收购一个创新项目,不如花2000万自己创新一个!但现实是,本土化妆品加工企业成功运营(自创)2个以上大品牌的化妆品企业屈指可数,超过5个的几乎没有,对于它们而言,多品类、多品牌是一个梦想,却也是一个难题。

  这并不是说内部创新不可取,而是说,本土化妆品加工企业还是可以多尝试投资收购来获取外部创新。上美集团全球CEO吕义雄去年就说,中国化妆品企业5年内不要碰高端领域,如果要碰,就通过资本去收购一个成熟的高端品牌。他便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欧美任何一个化妆品巨头都是拥有自成体系的品牌矩阵的,其中大多数巨头都是通过收购才有了今天的品牌矩阵,如欧莱雅、联合利华、LVMH、雅诗兰黛、科蒂等,无一例外。

  并购与中国化妆品的“大”未来

  中国化妆品行业决不能奢求本土化妆品加工企业一口气吃成个胖子,但肯定也希望本土大企业能多出手,通过投资、收购来扩大自己的品牌阵营,即便业内人士可能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阿芙精油创始人雕爷,肯定就是持此观点的企业老板之一。在阿芙精油多次获得资本注资的时候,业界原本都认为,雕爷或许将把阿芙精油带向证券市场。

  但雕爷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说:“本来我们奔跑在明年才冲刺IPO的道路上,最早也要明年年底才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而现在,通过一次愉快的合并,我们会很快成为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一部分。”

  雕爷是乐于看到上市公司出手收购更多本土优秀品牌,以实现强强联合、互补共赢的。自2017年以来,拉芳家化、名臣、珀莱雅、御家汇的相继上市,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以IPO为目标加速冲刺的企业也明显增多。但IPO毕竟不是谁都能企及的梦想。

  本土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来,能扩大公司本身的业务范围、市场规模;二来,也将能解决许多创业者的出路问题。

  而我们说产业资本收购活跃对中国化妆品行业有益,并不是指滚雪球形成了大公司或赚到钱套现走人的企业家,而是指,收购将大大促进中国化妆品加工化妆品品牌的创新。

  作为资本退出的一条重要途径,上市公司收购将提升风险资本投资创新品牌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风险资本对化妆品产业的投入。同时,中国化妆品加工化妆品行业品牌格局严重分散,通过投资、收购后的各类优势资源互补和共享为更多创新品牌所用,是这些品牌发展壮大的有力推进器。

  投向未来!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之下,即将于7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2018(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大会·投融资峰会提出“投向未来”这个主题。同时,将请到“投资界的消费品专家”——天图资本合伙人汤志敏分享大消费中的化妆品投资机会,前上海家化投资部高级总监、前丝芙兰中国独立董事陈慧深度剖析宝洁、欧莱雅等国际巨头的收购路径,并提出对中国化妆品加工本土企业的启示,同时,还将邀请5位年轻创业者带来他们基于对年轻消费者理解和洞察开创的全新事业进行分享,以期给企业家、投资者和创业者带来有益的思考。

  “投向未来”这一主题主要有三重含义:其一,从投资者的角度,要以中国化妆品加工化妆品行业的未来创新发展方向为指导开展投资;其二,从化妆品加工行业大局的角度,资本是未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力;其三,从化妆品加工企业个体的角度,中国本土化妆品大公司也将借助投资收购带来的外部创新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如果我们去多关注欧美化妆品加工化妆品市场的格局,会发现在那片土地上,化妆品股权投资和并购的案例十分高发。正因为有了资本在背后的巨大推动,欧美才能不断涌现出彩妆品牌Colorpop、护肤品牌TheOrdinary等创新品牌,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再与产业资本实现紧密融合。

  中国化妆品加工化妆品企业实际上也早已开始了相应的探索,就像,立白集团收购高姿、格兰玛弗兰、赫拉打造化妆品业务线;如上美集团收购韩粉世家、丸美收购恋火延伸至彩妆线等。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土上市公司和大企业将加快投资并购的节奏。


推荐产品
行业资讯更多
企业动态更多
加工问答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