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力造就下一个玛丽黛佳。
在今年5月的CBE展会上,养生堂将“桦树林”搬到了场馆内,展示重心从产品转向场景化,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参会者慢下脚步,驻足拍照。
在涉足化妆品行业前,养生堂老板钟睒睒早已是饮料界的风云人物,从农夫山泉到维他水,钟睒睒打磨出的每一款产品,总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
同样是饮料,大家为什么更喜欢农夫山泉?
不论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还是“茶π,自成一派”,养生堂都向消费者诠释着积极、正能量的情绪。化妆品加工消费者购买的不再只是产品了,品牌的竞争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而审美力,正是彰显品牌精神的第一步。
审美力输出的是具有设计美感的产品,也是体现企业内核的精神。具有审美力的品牌不仅能抓住化妆品加工消费者的眼球,更能通过服务,零售体验赢得化妆品加工消费者的心。虽然每个人对美的标准不同,但对美的感知却是相似的。
去年,大火的墨镜品牌Gentle Monster的子公司IICOMBINED2推出化妆品品牌“Tamburins”,靠一只带有金属链条的护手霜迅速在社交媒体Instagram走红。
在SKU并不多的情况下,Tamburins在韩国首尔开了一家实体旗舰店,既没有大肆宣传产品的招牌,也不放置展示橱柜。几何,线条,撞色搭配,让这家化妆品店看起来更像一个艺术展厅。
一只售价156元左右的护手霜,一时成为爆品。
Tamburins设计师在介绍场馆设计灵感时说道:“我们想要摆脱化妆品的固定框架,将品牌所追求的美感通过多种不同的艺术方式呈现给化妆品加工消费者”。
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化妆品加工消费者也在升级,用户更愿意为美的东西买单了。对于彩妆行业而言,美是尤其重要的元素。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产品,一句文案,就能形成对品牌的定位感知。
早些年,中国彩妆产业做的大部分是功能性产品,眉笔仅仅是用来画眉毛,眼影只是为了给眼部轮廓增添色彩。而今年,已经有中国彩妆品牌将审美力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并因此在市场上获取领先地位。
玛丽黛佳,就是将产品和审美力充分结合的典范。
2017年,玛丽黛佳凭借其高端线COLOR STUDIO入驻国内丝芙兰210多家门店,成为极少数入驻丝芙兰的中国彩妆品牌。创始人崔晓红将艺术展作为传递品牌文化的重要载体,连续8年举办越域·精神艺术展。从“疯狂的盒子”到“戏游”,每一年,玛丽黛佳总能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通过艺术展彰显出的品牌文化,玛丽黛佳创造了新的美感体验,也为化妆品加工消费者创造了价值。
美,是游走于精神世界的交流,它创造的是相信。美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是选择和发现,也是自由和生命力。
未来的中国彩妆,毫无疑问将以审美力为抓手来提升品牌对化妆品加工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90后成为彩妆的绝对消费主力之后,从包装设计的审美,到产品上妆的审美,再到品牌文化的审美,中国彩妆纷纷走向前沿,学习国际先进趋势和做法,并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我们看到,大多数彩妆品牌在外观上已经可以与国际品牌比肩了。
但审美力的打造,并不是将市面上已经火起来的美丽事物照搬过来,而是需要打造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内涵。如果说欧美彩妆的美是大胆的,韩国彩妆的美是新潮的,日本彩妆的美是内敛的,那么中国彩妆的美是什么样的呢?
上一篇: 圈粉年轻人,卡姿兰迎来新零售时代